红色历史印初心,京报遗风铸党魂——新闻系师生党员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政治意识,6月25日下午,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党支部与新闻与传播专硕党支部党员共同走进京报馆旧址,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教学活动,回溯红色报刊百年历程,重走觉醒之路,厚植爱国情怀,追寻革命先辈光荣足迹。
京报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始建于1920年,是邵飘萍先生在北京的住所及其创办的《京报》办公地旧址,见证了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21年面向公众开放。邵飘萍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进入京报馆映入眼帘的是“铁肩辣手”四个大字。这是《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书写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铁肩辣手”取自明朝杨椒山的著名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以此反映了他胸怀真理、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
作为北京市唯一保留的民国时期报馆旧址,京报馆设有“百年红色报刊”、“邵飘萍生平事迹”、“京报与京报馆”等主题展厅,分别展示了邵飘萍的办报历程和新闻救国史,中国共产党红色报业的发展历史和北京地区报业发展的源流脉络。参观过程中,党员教师们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报刊编辑、中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等相关课程,积极讨论如何将主题展览内容融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
在“百年红色报刊”专题展厅内,师生们得以一窥党的主要红色报刊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从“党报的诞生”,到“长征中《红星》报随军出版”,再到“《人民日报》的创刊”等重要篇章,100余件珍贵展品和260多张图片展板,生动再现了党报党刊在革命时期的艰辛历程。展厅中央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雕像和油画,更是将我们带回到1934年10月,两百多期《红色中华》报被战士们用大木箱挑着,随中央红军主力踏上长征路的壮阔场景。这些报纸不仅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被完好保存至今,见证了一段不朽的历史。
在“邵飘萍生平事迹”展览,展示了邵飘萍在创办《京报》、传播马列主义学说、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的生平事迹。1925年春,邵飘萍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京报》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宣传阵地之一。展柜中陈列的报纸和照片,记录着邵飘萍“为报而生,以笔为枪”的革命人生。
参观结束后,新闻与传播专硕党支部举办了毕业生党员教育“五个一”活动,旨在深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悟一次初心:胡悦莹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入党初心故事,回忆起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下的承诺与誓言。她表示,将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以坚定的信念步入社会,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不懈努力。
许一次诺言:在支部书记的引导下,毕业生党员们庄严承诺:牢记入党誓词,坚守初心,铭记党员身份,尽职尽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展现党员的风采;情系母校,感念师恩,文明话别,安全离校,成为文明离校的表率;牢记党组织的嘱托,甘于奉献,追求卓越,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在人生新阶段,融入集体,忠诚于党,清正廉洁,担当有为,积极干事创业;学习并了解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规定,确保及时将党组织关系从学校转接到相应党组织。
送一次祝福:新闻系教师党支部的教师党员们亲手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党员们佩戴党徽,向毕业生党员们表达了最诚挚的祝愿,鼓励毕业生们在即将到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坚定的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献一次良言:杨天骄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传授了宝贵的经验。她强调了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分享了如何有效管理时间,以确保学业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平衡。在就业选择方面她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市场的需求来做出决策。
固一次信念:全体党员同志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表达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希望党员同志们能够学习先辈的奉献精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将家国情怀铭记于心。
通过此次参观调研和实践教学,新闻系师生党员认真学习了党领导下的红色报刊发展史,深刻体会到党报党刊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取得最终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将时刻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理解和把握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