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传动态】语言与传播学院顺利开展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专业建设研讨会
4月10日下午2点,语言与传播学院于学校艺A102开展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专业建设研讨会,就专业现状、发展前景及后期规划展开交流。参会行业导师包括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谢先进、人民政协报统战新闻部主任高杨、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蒙永业、试译宝总经理师建胜、北京灵锐互动联合创始人刘绎源、飞书市场品牌负责人郑希云。我院参会人员包括语言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影、院长王擎、党委副书记徐鑫、副院长史岩林、副院长张慧子、新闻系主任罗昶、英语系主任王晓庆、广告系主任孙铭欣、西语系主任张馨予等。 会议由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岩林主持。
史岩林副院长依次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进行了介绍,并向与会者明确了会议的主要目的和核心议题。王擎院长首先对各位行业专家表示感谢,并向专家介绍了本校发展情况,目前我校正在以建设“双一流”高校为发展目标,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持续探索。王院长谈到,本次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恰逢我院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调研阶段,希望借此次宝贵机会,听取各行业导师对目前人才市场需求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宝贵意见。
随后,学院党委书记刘影和院长王擎为各行业专家导师颁发聘书。
聘任仪式后,语言与传播学院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就行业现状、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会上刘影书记表示非常欢迎各位行业导师到场进行工作指导,并表示当下正处于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期待与会专家对语言与传播学院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共同完善教学体系。
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谢先进表示,在传媒行业经历急剧变革的当下,新闻与政务、商务的结合呈现出一些新的机遇。行业需要融合型、复合型人才,在传媒类人才的培养中,专业的方面需要做到更专业,融合的领域要做到更融合。同时高校的研究应该从更大的格局去观照传媒行业。
人民政协报统战新闻部主任、两岸经合周刊主编高杨提出,传媒行业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传媒人才的培养应该进一步深挖数字化潜力,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也应强化逻辑思维的训练和深度报道的能力。同时,外语类专业和新闻传媒结合将大有可为,可考虑开展小语种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蒙永业指出,行业正呼吁外语人才能够向更高层次的语言服务领域转型。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而且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来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试译宝总经理师建胜表示,高校应当在提升软硬件设施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时代人才应具备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舆情监督和知识图谱构建的能力,这对于理解和引导公众舆论,以及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灵锐互动联合创始人刘绎源指出,高校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定位和学术研究方向。通过专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或研究主题,建立起独特的教育品牌。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使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相匹配。校企合作还能够帮助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飞书市场品牌负责人郑希云表示,企业注重人员分析和处理新生事情的能力。学校培养人才时,应引导学生尽可能了解当下热点,增强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同时,高校应为学生提供校企衔接,让学生尽早接触工作环境,以便提前适应社会节奏。
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慧子主管科研和研究生相关工作。她提出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深入思考并实施有效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价值。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应当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各参会老师分别就本次研讨会的交流主题提出各自的见解,与行业专家就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实质性探讨,共同致力于语言与传播学院的专业建设工作,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近年来,语言与传播学院不断深化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智能建造学科专业的建设、人才培育以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本次举行的行业导师聘任仪式和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对当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为语言与传播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而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此次活动也为推动我校向“双一流”高校的目标迈进提供了实质性的推动力。语言与传播学院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人才培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