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空间

语言服务与创新创业:翻译职业规划与翻译学习——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受邀至语言与传播学院主讲学术讲座

2024年9月14日,依托“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外交学院英语系武波教授应语言与传播学院邀请主讲主题为“翻译职业规划与翻译学习”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史岩林副院长主持。学院英语系本科生以及翻译、高级法商英语硕士研究生到场参加此次讲座。本场讲座系学院英语系举办的“语言服务与创新创业”主题讲座第一讲。

武波讲授在讲座伊始开宗明义,在中国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国家亟需“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的复兴被称作是“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这种复兴不能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应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动中华古典文化的弘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熟悉古典文化并且可以用外语完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很可能出自中国的外语届。因此,外语学人应当了解时代潮流,尊重文化多样性,成为爱祖国、知世界、懂政治、有文化,并且有能力沟通中西的通才。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人才养成目标,武波教授进一步指出,外语学人应当抓住“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良机,“学跨中西”。为此,武波教授提出了四点学习目标:外语人才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梁,首先,需要掌握英语沟通工具的价值,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需要熟悉中国古典文化,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第三,需要关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和举措,积极参与相关项目和活动;第四,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国际视野。

具体到翻译技能培养,武波教授通过诸多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以及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同学们总结出了四条具体的学习要求:首先,需要掌握信、达、雅、快的翻译标准,并注重文化因素;其次,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对翻译行业的影响,并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再次,需要积极参与翻译实践,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最后,需要关注国际翻译标准和规范,提升专业水平。

武波教授整场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例证充分、分析透彻,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阐释以及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让同学们意识到了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讲座,武波教授也鼓励学生不断提升翻译技能,谙熟西学,兼通国学,学跨中西,成为“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武波,博士,首届国家教委“中英友好奖学金”获得者,现为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讲“中国文化概论”(英汉双语)。察哈尔学会国际传播委员会研究员,目前主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为国学与中国文化英译,以及跨文化传播。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北京教育考试院高考英语科目考试改革专家组专家。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客座教授。